聚焦科研素养提升:我校举办第十五期“悦享”辅导员沙龙

发布者:陈思雨发布时间:2025-05-13浏览次数:14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力推动辅导员队伍朝着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4月30日,由党委学生工作部主办、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提升科研素养 赋能成长发展”主题沙龙,在一教5015会议室顺利举行。校团委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石元鹏、学生工作部副部长陈雁以及各学院辅导员代表共同参与此次活动。本次沙龙邀请了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马克思主义学院专职教师王京强教授和管理学院辅导员刘波副教授,围绕“辅导员如何做科研”展开深入指导与交流。

王京强教授凭借深厚的科研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以“高校辅导员开展科研工作的几点思考——基于科研项目申报”为题,进行了一场精彩纷呈的专题分享。他从高校辅导员开展科研工作的必要性、可申报的科研项目类别,以及项目立项的具体方法这三个关键维度出发,深入剖析科研申报的核心要点。在讲解过程中,王京强教授系统且详细地介绍了各类适合辅导员申报的课题类型,还针对课题立项的前期准备工作、选题技巧和论证方向,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这不仅让在场辅导员对科研工作有了更为直观、透彻的理解,也激励着大家秉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投身科研事业。

刘波副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的辅导员工作经历与课题申报经验,以“辅导员做科研的三要素”为主题展开分享。他从辅导员做科研的依据、遵循的原则、关键提示以及选题策略这四个维度,深入探讨了辅导员科研工作的重点。刘波副教授强调,辅导员在开展科研时,应紧密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知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当下热点话题,并将其融入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各个环节,同时要结合辅导员九大工作职责,深入思考研究方向。他还鼓励大家,要结合自身研究兴趣与实际工作,坚持不懈地开展科研工作。最后,刘波副教授引用冯刚教授“把辛苦转化为成果,把经验上升为科学”的话语,衷心祝愿全体辅导员老师在科研道路上收获佳绩。 

活动最后,陈雁副部长进行总结讲话。他指出,辅导员的科研能力是其职业发展的“硬核竞争力”,学校始终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旨在打造一支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卓越育人团队。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不断变化的背景下,辅导员的自我完善与发展尤为重要。陈雁副部长勉励全体辅导员,要积极将日常工作与科研立项有机结合,实现以研促教、以智育人的良好局面。

此次沙龙分享活动,为辅导员老师们提供了系统、全面的课题申报指导,帮助他们明晰了课题申报的方向与方法,极大地增强了申报课题的信心。未来,学生工作部将持续深化辅导员队伍建设,鼓励辅导员把实践经验转化为学术成果,以科研反哺育人实践,不断提升理论研究与专业水平,推动学生工作迈向更高质量发展阶段。

撰稿:梁玲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