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开展普及预防艾滋病知识系列教育活动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10-27浏览次数:36

我校开展普及预防艾滋病知识系列教育活动

为了提升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树立大学生的自尊自爱意识,1022日下午,我校学生工作部(处)在四教报告厅举行普及预防艾滋病知识专题教育活动。各学院辅导员和学生代表近300人参加了本次教育活动。

此次活动通过播放艾滋病的相关视频,给大家传递了艾滋病对人类巨大的危害,让师生们深深意识到预防艾滋病的迫切性。据悉,我国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超过50万,艾滋病相关死亡病例超过15万。我省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超过6.6万,报告死亡病例过超1.8万。全国15-24岁青年学生是新报告感染艾滋病的高发人群。艾滋病主要由三种形式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其伤害为破坏人类免疫系统,被感染者往往因免疫力太低而死于各种病菌感染。就世界目前医疗水平而言,艾滋病为不治之症。

艾滋病虽然可怕,但只要人们注重防范,其仍是可以避免的。为有效预防艾滋病,大学生应当了解艾滋病的相关传播途径,加强自身预防意识,从源头上避免艾滋病的伤害。为此,我校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安排了一系列普及预防艾滋病知识的活动:首先,我校为2015级新生发放了由郫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与郫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印制的《青少年艾滋病防治》宣传手册,将防艾知识及早普及给大一新生。其次,学校收集整理了预防艾滋病教育资料,包括《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和专家讲座视频,并发送至各学院。目前,各学院已按照学校要求,陆续组织学生、班级开展主题班会等教育活动,将预防艾滋病的知识传达到每一位同学。

参加预防艾滋病知识教育活动的同学表示此次专题教育让自己对艾滋病有了更多的了解,在以后的生活中对艾滋病的预防有了更多宝贵的知识,更懂得如何保护自己,也会将学习到的防艾知识分享给身边的人,希望他们了解艾滋病、重视艾滋病防治,也减少他们因不了解艾滋病而产生的偏见。

   此次普及预防艾滋病知识系列教育活动,让预防艾滋病知识真正走进校园,使大学生认识到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并学会要规范自身行为,做预防艾滋病的捍卫者。

 

 

知识链接:

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

“艾滋病(AIDS)”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由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它能严重破坏人体免疫功能,造成人体抵抗力低下,最后全身衰竭致死。至今,还没有可以治愈的特效药,也没有可以预防的疫苗。因此应引起广大青年大学生的高度重视。

艾滋病(AIDS) 主要通过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等体液传播,已证实的传播途径有3种:

1、性传播:通过不安全的异性或同性性行为传播。

2、血液传播:通过共用不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注射毒品,输入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未经消毒或消毒不严的各种医疗器械(如:针头、针灸针、牙科器材、美容器械等),共用剃须(刮脸)刀及牙刷等传播。

3、母婴传播:通过胎盘、产道和哺乳传播。

艾滋病(AIDS)不会通过空气、饮食(水)传播,不会通过公共场所一般性日常接触(如握手、拥抱、公共场所的座椅、马桶、浴缸等)传播,不会通过纸币、硬币、票证及蚊蝇叮咬而传播,游泳池也不会传播。

虽然艾滋病(AIDS)是一种极其危险的传染病,但对于个人来讲是完全可以预防的,主要预防措施有:

1、遵守法律和道德、洁身自爱、反对婚前性行为、反对乱性。

2、不进行卖淫、嫖娼等违法活动。

3、不以任何方式吸毒,远离毒品。

4、不使用未经检验的血液制品,减少不必要的输血。

5、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打针、拔牙、针灸、美容或手术。

6、不共用牙刷,剃须(刮脸)刀。

7、避免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沾染伤者的血液。

8、正确使用避孕套有助于避免感染艾滋病。

9、患有性病等应及时、积极进行治疗,否则已存病灶会增加艾滋病感染的危险。